模拟洞穴与天然洞穴碳氧同位素及元素比值对比分析
编号:356 访问权限:公开 更新:2024-04-12 08:52:51 浏览:85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S1-4]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7、专题1.6(19日上午,304)

暂无文件

摘要
       在一些洞穴,石笋δ18O、δ13C和元素比值响应了一致的区域气候信号,呈现耦合的变化规律。而在另一些洞穴,其指标响应不同的气候信号,呈现出脱偶关系。基于大量的洞穴监测和室内模拟实验,很难判断影响石笋指标变化的究竟是气候环境还是洞穴微环境。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在贵州省普定县内的沙湾洞和人工模拟洞穴开展对比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较大变化范围的洞穴空气pCO2导致沙湾洞滴水δ18O和δ13CDIC值呈现一致的季节变化。较大变化范围的洞穴空气温度显著影响模拟洞穴水δ18O值。此外,我们对比其他洞穴的监测结果和石笋研究发现,洞穴空气pCO2和洞穴空气温度分别导致滴水-方解石碳同位素发生动力分馏和氧同位素发生温度依赖平衡分馏,改变石笋中碳氧同位素信号强度。
关键词
模拟洞穴;洞穴滴水;碳同位素;氧同位素;元素比值
报告人
吕伊娜
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吕伊娜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罗维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曾广能 贵州民族大学
王彦伟 宁夏大学
陈佳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刘凯燕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