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水位与可开采量的内陆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编号:354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2:12:39 浏览:80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3:4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7]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19、专题14.20、专题14.23(19日下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针对内蒙古高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聚焦确定地下水生态水位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安全阈值。以典型草原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多维协同调控迭代算法,给出面向草原生态保护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P=50%保证率下,锡林河水库断面河道生态流量为775.30万m3,查干淖尔湖生态需水量为497.09万m3,陆域植被生态系统最优生态需水量为3836万m3,最小需水量为2684万m3。最优生态保护目标下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708万m3,最小生态保护目标下为7860万m3。通过有序度熵函数计算与对比,2025年流域缺水量为411万m3,缺水率为4.08%,降低开采强度和密度是缓解地下水局部开发强度过大及生态缺水的唯一路径。
 
关键词
典型草原,内陆河流域,生态水位,可开采量,优化配置
报告人
廖梓龙
高级工程师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廖梓龙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龙胤慧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