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场地热-水-力-压裂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编号:351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1:08:59 浏览:79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3: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6]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8、专题14.12、专题14.13(19日下午,401)

暂无文件

摘要
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多储层CO2地质封存项目3年注入过程中,CO2注入能力的增加和CO2吸收层的变化表明某些储层的渗透率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捕捉这种变化,建立了包括含水层、覆盖层、隔水层以及注入井和监测井的场地尺度地质模型。通过热-水-力-压裂耦合数值模拟,引入了高压-低温注入诱导的渗透率变化,拟合了注入井和监测井的监测压力。结果表明:由于注入压力的陡增和温度的骤降,第2层的渗透率在13天时增长了722倍。第2次渗透率急剧变化发生在386天前后,第1层井筒周围的渗透率增长了4个数量级。这说明大量的冷CO2注入引起了强烈的热应力,使岩石收缩诱发地层破裂。由于没有额外的压力将CO2驱动到其他17层中,导致多层系统总的封存能力急剧降低。
关键词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THM耦合,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监测分析
报告人
刘银江
博士研究生 长沙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刘银江 长沙理工大学
李毅 长沙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