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典型流域的冬季径流增加趋势与机制
编号:348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9:38:30 浏览:108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0:3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3]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7、专题14.15(19日上午,B2鹭江厅VIP2)

暂无文件

摘要
近年来,北极流域河流径流显著增加,且冬季增加更为显著,约是年均径流的1.7至5.2倍。1980至2019年间,科雷马河、勒拿河、麦肯齐河流域的冬季径流增速分别为每十年72.37%(p < 0.05)、42.87%(p < 0.001)和16.29%(p <0.001),其对应的连续型多年冻土占比依次为95.0%、66.7%和27.9%,即冻土更为发育流域的冬季径流增长趋势更为明显。此外,冬季径流的增速在早冬最大,其次是中冬和晚冬,但晚冬径流对气温变化更为敏感。整体上,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多年冻土、积雪和河冰等的冻融过程间接改变冬季径流,而降水则直接通过加剧水循环过程而影响冬季径流,不同阶段的冬季径流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存在差异,但是降水变化、多年冻土退化、积雪消融与河冰减少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关键词
北极,多年冻土,气候变化,冬季径流
报告人
刘诗奇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稿件作者
刘诗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于静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田野 郑州大学
黄其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