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金矿区水系中砷的来源与多过程、多介质 迁移转化研究
编号:345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9:22:33 浏览:80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53(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5]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10、专题14.14(19日上午,B2鹭江厅VIP4)

暂无文件

摘要
       在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的岩溶地区,矿山排水中重金属迁移、转化过程更为复杂 (Li et al., 2023)。本次研究在我国黔西南典型岩溶金矿区采集了65个水样、48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体水化学类型由Ca-HCO3型逐步演化为Ca-SO4型,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强烈改变。As为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特征元素。矿山排水中As浓度为0.002-9.96 mg/L,形态主要为As(OH)3、H2AsO4-和HAsO42-。地表水沉积物中除Pb外,其余重金属平均浓度均高于当地重金属土壤背景值,井下巷道及水仓沉积物中As累积含量(0.06-166556.43 mg/kg)远高于地表水沉积物(13.46-1870.80 mg/kg),且随垂直距离增加而降低,与水体中重金属分布迁移规律趋于一致。沉积物中存在大量的次生铁矿物如施氏矿物、水铁矿以及铝硅酸盐和黏土矿物,吸附、共沉淀了水体中的重金属,降低其迁移性。本研究对岩溶金矿区水系中特征污染物砷迁移转化的多过程、多介质进行研究,可为类似矿区AMD防治提供指导。
 
关键词
金矿,砷,矿山酸性排水,沉积物,次生矿物
报告人
查学芳
博士研究生 贵州大学

稿件作者
查学芳 贵州大学
吴攀 贵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