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天空雷达的E区不均匀体空间特性观测研究
编号:339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4:13:13 浏览:830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4: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0] 主题10、行星科学与空间物理 [S10-1] 主题10、行星科学与空间物理 专题10.10、专题10.11(18日下午,4F国际会议厅)

暂无文件

摘要
利用海南乐东全天空雷达数据,针对低纬E区不均匀体的空间特性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低纬连续型E区不均匀体的产生与潮汐Es有关,没有明显纬向漂移;准周期型E区不均匀体在纬向上可覆盖多达500 km的范围,最多包含9个不均匀体散块,散块间距集中在60 km左右,大多以50-200 m/s的速度向西漂移。除常见类型的E区不均匀体外,也观测到了大尺度E区不均匀体波状结构,在东西方向上跨越约250 km,其在水平波长为20-70 km。该E区不均匀体大尺度波状结构最终分裂为多个小尺度的E区不均匀体碎片后消失。分析认为,该波状结构可能为连续型和准周期型E区不均匀体的中间状态。观测结果表明,重力波在调制E区不均匀体空间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调制作用。
关键词
全天空雷达,电离层不均匀体
报告人
孙文杰
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孙文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