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度大振幅磁场结构中的哨声波: 特性和激发机制
编号:336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3:59:27 浏览:83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6: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0] 主题10、行星科学与空间物理 [S10-3] 主题10、行星科学与空间物理 专题10.8、专题10.9、专题10.12、专题10.13、专题10.14(19日下午,307)

暂无文件

摘要
基于磁层多尺度卫星(MMS)的观测和测试粒子模拟,我们研究了小尺度大振幅磁结构(SLAMS)内的电子动力学和哨声模式波的特性、空间分布和激发机制。SLAMS内的强磁场引起的高能反射离子的积累,有利于激发离子/离子非共振模式,使SLAMS进一步陡化。导致电子的Betatron加速并加剧梯度漂移加速,并在局部产生哨声波。此外,我们对SLAMS中的哨声模式波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其特性、空间分布和激发机制。我们发现这些波主要由电子温度各向异性,通过一阶回旋共振激发,其中99%低于非线性共振阈值。SLAMS近地侧的低背景磁场和强陡化条件相结合,使其成为哨声模式波的主要源区,并可能引起哨声模波的非线性共振。在SLAMS的近日侧,电子经梯度漂移减速通过朗道共振导致哨声波的快速衰弱。
 
关键词
弓激波,哨声波
报告人
柏诗晨
博士后 山东大学

稿件作者
柏诗晨 山东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