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光谱和RGB图像的机采棉脱叶效果综合评价与监测模型构建
编号:331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1:50:42 浏览:823次
快闪报告
摘要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种植区,棉花机采率超过85%。喷施脱叶剂是机械采收的关键,脱叶效果较差会降低10-20%的产量和品质。目前,脱叶效果调查方法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具备代表性且破坏性大,影响品质。因此,实现脱叶效果高精度、大范围监测和综合评价,对大田生产中脱叶剂二次喷施及采收时间判断至关重要,能有效减少机采棉采收杂质,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基于棉花总叶片数、落叶数、开放棉铃数和未开放棉铃数结合主成分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指标。分析了其与冠层结构的相关性。利用无人机获取棉花冠层的RGB和多光谱图像,结合PROSAIL模型拟合相关信息,构建脱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DECI)监测模型。结果表明:(1)DECI与冠层结构和落叶效应相关参数呈极显著相关,与LAI的线性拟合R2达到0.80;与脱叶率和吐絮率定量关系(多元逐步回归)R2可达0.79。(2)DECI与多光谱、可见光信息呈显著相关。在860nm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82。(3)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岭回归和多层感知器(MLP),构建了脱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的监测模型。其中,MLP效果最好,模型检验R2=0.8925, RMSE=4.0813, rRMSE=25.41%。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DECI,有效实现了机采棉脱叶效果的综合评价,同时利用无人机获取棉花冠层的多光谱和RGB信息结合PROSAIL模型,在明确上述信息对脱叶效果响应规律的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机采棉效果综合评价指标的准确监测,为实现机采棉脱叶效果综合评价提供了综合、快速、准确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机采棉,无人机,脱叶效果,PROSAIL模型,综合评价指标
稿件作者
马怡茹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任鸿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王雨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侯彤瑜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张泽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吕新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