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系统水体有机碳遥感计量及时空格局
编号:326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1:15:50 浏览:84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1: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7]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S7-10]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专题7.16、专题7.15(20日上午,301)

暂无文件

摘要
基于抽样数据的升尺度估算是先前大区域河湖碳循环计量的主要方法,但存在着时间不连续和空间覆盖不均衡等不足,导致目前河湖碳循环计量方法和时空格局仍未形成系统认知。鉴于此,报告人针对研究薄弱的河湖水体有机碳(OC)计量问题,通过生物光学调查、辐射传输模拟和卫星遥感反演等手段,分别构建了河湖表层溶解OC(DOC)和颗粒OC(POC)浓度的生物光学遥感模型,建立了不同类型水柱OC剖面分布的遥感辨识和描述函数参数化方案,攻克了河流OC通量和湖泊OC储量的三维遥感关键技术。然后,基于本人全国河湖OC计量数据等,发现了河流OC浓度“东北高,西南低”、西北湖泊DOC储量占比89%、东部湖泊POC储量占比65%等空间格局,并揭示了人为活动的关键调控作用。
 
关键词
二类水体;水色遥感;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生物光学特性
报告人
刘东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稿件作者
刘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