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率在亚-澳季风对岁差响应中的调制作用
编号:32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8:00:49 浏览:85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4: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S1-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14、专题1.17(18日下午,302)

暂无文件

摘要
  季风从本质上受到日射的驱动,因此对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十分敏感。现有研究大多评估了岁差和斜率对亚-澳季风的不同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但对斜率在亚-澳季风对岁差响应中可能存在的调制作用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CESM1.2全海气耦合模式,根据岁差极值和斜率极值设计了两组试验。第一组试验为HTLP(high tilt & low precession)和HTHP(high tilt & high precession),反映了斜率最大时岁差变化的影响,第二组试验为LTLP(low tilt & low precession)和LTHP(low tilt & high precession),反映了斜率最小时岁差变化的影响,通过两组试验间的对比以检验斜率在亚-澳季风对岁差响应中的调制作用。
  结果表明,与低斜率相比,在高斜率时,亚-澳季风对岁差变化的响应减弱。在岁差最小值时,北半球夏季日射增加,亚洲夏季风增强,而在高斜率的影响下,亚洲季风区西南气流增强的幅度减弱,季风区降水的增加量也有所下降,即亚洲夏季风对岁差的响应减弱。与此同时,在岁差最小时,南半球夏季日射减少,澳大利亚北部陆地降水减少,而与其相邻的海洋大陆降水增多。在高斜率的影响下,进入澳大利亚北部海洋大陆的西北气流减少,导致该地区的降水增加量减少;而进入澳大利亚西北部大陆的东风气流较多,使得澳大利亚西北部陆地降水的减少幅度也有所下降。总的来说,澳大利亚夏季风对岁差的响应也减弱。
在高斜率时,亚洲夏季风增强幅度的减弱与西太副高压的增强异常(增强幅度变大)和向西扩展有关;澳大利亚北部海洋大陆季风增强幅度的减弱与西北部陆地季风减弱幅度的减弱分别与西北和西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减弱异常(减弱幅度变小)有关。高斜率时西太副高对岁差变化的异常响应与轨道引起的日照变化无直接关系,但高斜率时岁差变化所引起的AMOC的增强幅度有所减弱,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冰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从而对西太副高的异常增强具有一定贡献。
 
关键词
斜率强迫,岁差强迫,亚-澳季风区,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
报告人
雷婧
助理研究员 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

稿件作者
雷婧 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
石正国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