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载和超载社区:揭示城市内部社区尺度人口分布与承载力之间的冲突
编号:323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0:58:40 浏览:94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49(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7]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S7-5]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专题7.9、专题7.6(19日上午,303)

暂无文件

摘要
人口分布与当地居住环境承载力的不匹配是造成人类与居住环境冲突的重要原因,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国家、地区或城市等粗糙尺度的人口密度,却忽视了城市内部尺度(即社区尺度)的承载能力。因此,我们定义了社区人口承载力(Community Carrying Capacity of Population,CCCP),以此为参考,提取承载力不足和承载力过剩的社区,代表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我们首先建立了一个指标体系,用于衡量考虑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社区的居住环境,然后提出了一个循环随机森林回归方法,来衡量北京市1,335个社区的异质CCCP。最后,将CCCP与实际人口分布进行比较,以提取超载和低载社区。实验结果发现了258个低载社区,335个超载社区和742个人口负载相对平衡的社区。研究结果表明,应考虑不同社区承载能力的主控因素,以改善超载社区的CCCP;并限制低载社区的进一步发展,以减少人类与居住环境的冲突。这项研究开创性地将 CCCP 用于评估人口负载,有助于探索城市内部的不平等问题,从而制定精细的土地利用政策,促进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居环境冲突,社区人口承载力,低载社区,超载社区,可持续城市和社会
报告人
董晓燕
硕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稿件作者
张修远 北京大学
董晓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