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空间及超低轨区域大气风场特征研究
编号:320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3:07:53 浏览:838次
特邀报告
摘要
目前,利用激光雷达、无线电雷达、被动光学观测设备、探空火箭、卫星载荷等手段对90km以下的临近空间环境进行了较多了观测与研究,掌握了临近空间环境基本特征,发展了临近空间大气模式及预报技术,并得到了应用。然而,由于缺少观测资料,对90-300km高度范围的临近空间及超低轨区域的大气风场特征认知还不够充分。
利用ICON/MIGHTI观测的风场数据,对90-300km的大气风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经分析,经向风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冬夏两季的经向风结构特征相反,夏季北风盛行,冬季则是南风盛行;春秋两季则处于风向变化的过渡状态,尤其是4月和9月的风向和风速变化均较弱,表现为过渡阶段的风向转换特征;总体上春季由南风盛行逐渐转变为北风盛行,秋季由北风盛行逐渐转变为南风盛行。在140km以上,经向风随纬度变化显著,风速呈现出随纬度北移逐渐增大的趋势;在同一纬度上,全年经向风速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南风峰值出现在冬季的40°N,北风峰值出现在夏季的10°S处,纬向平均经向风随高度变化不明显。140km以下,经向风高度变化更显著,经向风的南风峰值区域主要出现在夏季8月的120km附近,秋冬季盛行北风,春夏季盛行南风。对于纬向风,在150km以上,全年盛行东风,且纬向风的分布呈现出冬夏两季结构相反、春秋两季结构也相反的季节特征。东风和西风的峰值区域分别出现在40°N和10°S处。在110~150km区域内,夏季时的赤道地区盛行西风,北半球中纬地区以东风为主;其余月份表现出西风盛行的结构分布。纬向风随纬度变化较为明显,从10°S至40°N,夏秋两季主要呈现风速逐渐减小的趋势,春冬两季的风速具体表现为随纬度的北移而逐渐增加。东风峰值区域出现在夏季,且随纬度增加,东风峰值增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