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强降水过程雨滴谱特征研究 以天山和阿尔泰山工作为例
编号:316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2:53:40 浏览:81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降水作为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水的形成和演化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位于中国天山东部高山地区的现代天气传感器(PWS100)雨滴谱仪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强降水过程中雨滴谱的统计特征。平均而言,乌鲁木齐河源头的强降水事件以中等大小(2-4 mm)的雨滴为主。此外,我们还研究了质量加权平均直径-归一化截距参数的关系,表明天山高山地区的强降水事件可以被确定为海洋性降水。强降水中的雨滴浓度总体上最高,而大雪中直径小于1.3 mm的雨滴浓度最低。雷达反射率(Z)与降雨率(R)的幂律关系 [Z=ARb] 的暴雨,大雪,冰雹降水事件也进行了计算。与经验关系式(Z=300R1.4)相比,本研究中暴雨和大雪的Z-R关系系数A值较低(分别为10和228.7)和更高的指数值b(分别为2.6和2.1),而冰雹事件则相反(A=551.5,b=1.3)。此外,本文还讨论了造成高山地区和天山其他地区雨滴谱特征差异的可能热力学和大气环流。在降水过程中,乌鲁木齐河源的近地表环境比天山山麓相对寒冷和湿润。同时,乌鲁木齐河源区较低的温度、较高的相对湿度、更有效的碰撞聚结机制和冰川局部小气候效应(温度跃变、冰川逆温、冰川风)可能是导致山区中大尺度雨滴增多的部分原因。
关键词
雨滴谱;PWS100;天山;阿尔泰山;强降水;高寒地区
稿件作者
王璞玉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陈普晨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