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条件下铁形核的比较研究
编号:312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2:53:16 浏览:86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9: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9] 主题9、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 [S9-2] 主题9、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 专题9.5、专题9.7、专题9.8(19日上午,305A)

暂无文件

摘要
铁元素是地核的主要成分,它在极端条件下的物性对于我们理解地核的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地球形成模型忽略了内核结晶过程,最近的理论研究发现无法用传统形核理论描述地球内核的形成,导致了“地球内核形核悖论”(Huguet et al. EPSL 2018)。近期,多个工作利用不同的铁势函数模拟了地核形核过程。但由于训练集和训练方法的不同,这些势函数对铁的体心立方相和密排六方相的性质描述存在差异。为此,本工作详细研究了三种广泛使用的铁势函数在地核条件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质,探明了它们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形核模拟与计算,我们发现这些势函数一致地预测了铁在地核下的两步形核行为,即先由液体相变为体心立方相再转变为密排六方相。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将讨论势函数差异对解决内核形核悖论的影响。
 
关键词
地核形核,半经验势函数
报告人
高宸
博士研究生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稿件作者
高宸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孙阳 厦门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