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中部断层几何形态控制的余震活动性
编号:311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2:53:12 浏览:80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印度和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造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及该区域和周边频繁、强烈的地震活动,包括2015年的尼泊尔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对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规律及危险性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地震检测定位方法(LOC-FLOW; Zhang et al., 2022),对喜马拉雅中部的两期临时地震台阵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2003年的Hi-CLIMB台阵和尼泊尔大地震后布置的NAMASTE台阵(2015.7-2016.4)。后者的地震定位结果显示出一系列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断层几何形态(包括断坪-断坡结构及可能的撕裂断层)对余震活动性的控制作用,对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喜马拉雅,断层几何形态,地震活动性,机器学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