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西南部是我国页岩气主产区,特别是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该区域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仍将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增量市场的主力。页岩气开采需向地下目标岩层注入大量的高压流体,进而压裂目标岩层出现裂隙,形成高渗通道。水力压裂不仅能够提高页岩气产量,也会诱发地震,并且残留在地下的高压流体会引发明显的地表形变。然而,目前对长宁页岩气区块由于水力压裂诱发的地表形变的时空分布特征仍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报告在课题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15年-2022年多个轨道的Sentinel-1卫星观测数据,通过优化大气相位改正提取长宁页岩气田水力压裂诱发的长时序地表形变,并联合微震活动和区域速度模型等资料对其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本报告采取的GACOS + 时空滤波 + 样条函数的联合大气相位改正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大气相位延迟的影响,反演得到的位移时间序列能够可靠地反映页岩气压裂诱发的形变特征;(2)该区域地壳呈现出复杂的变形模式,既有隆升变形也有沉降区域,最大变形速率可达15 mm/yr,空间上沉降变形区域与低速结构区域相对应;(3)位移时间序列显示的地表隆升时间段与压裂时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基于Sill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长宁区块的地表隆升是由残留压裂液引起的;(4)微震活动和InSAR监测到的地表形变具有较好的时空对应关系,且呈现向区块东部、南部迁移的趋势,这与实际的页岩气开发活动一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