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苏拉威西俯冲带岛弧火山缺失的动力学成因
编号:309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2:53:06 浏览:83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9] 主题9、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 [S9-3] 主题9、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 专题9.3、专题9.6、专题9.9(19日下午,305A)

暂无文件

摘要
年轻的北苏拉威西俯冲带(NSS)缺失岛弧火山。目前俯冲带岛弧缺失的主要原因都不能解释NSS岛弧的缺失。而俯冲深度、起始时间和机制都相近的菲律宾俯冲带中段(MPS)存在岛弧火山。为此,我们分别从输入板块水化程度、俯冲板块脱水和地幔楔热结构三个方面开展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SS的输入板块水化程度低、脱水深度浅,从NSS板块释放的水都进入到了冷的地幔楔中,缺乏水进入热地幔楔角来促进足够的地幔熔融,是NSS缺失弧岩浆的主要原因。我们发现只有当俯冲板块年龄小且角度低的情况下(如NSS)会从俯冲起始后存在岛弧岩浆缺失的历史。这也表明,用岛弧的形成时间来代表俯冲起始的时间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关键词
俯冲带,岛弧火山,热结构,板片脱水
报告人
董淼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董淼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