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尔泰山冰川变化脆弱性及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编号:305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2:52:45 浏览:93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7:51(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7] 主题17、冰冻圈科学 [S17-3] 主题17、冰冻圈科学 专题17.12、专题17.5、专题17.9(19日下午,306)

暂无文件

摘要
  :冰川是冰冻圈重要的组成要素,作为我国西部干旱区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变化的脆弱性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中国阿尔泰山为例,基于遥感影像分析了1990—2020年间阿尔泰山冰川变化的特征,构建了阿尔泰山冰川变化脆弱性的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分析得到 2000—2020年阿尔泰山冰川变化脆弱性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利用障碍度模型深入探析了冰川变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20年的近 30年间,我国阿尔泰山冰川的面积和储量均减小了约20%,且不同县市冰川面积变化率存在较大的差异,青河县冰川面积缩小率最大,达到73%,布尔津县的冰川面积缩小率最小,仅为18%。(2)阿尔泰山冰川变化脆弱性随时间呈先缓慢下降、后加速上升的趋势,区域差异在不断下降。在空间分布上阿尔泰山西北部和东部地区冰川变化脆弱性中等偏高;西南部地区冰川变化脆弱性偏低;中部地区冰川变化脆弱性在全局范围内最低(3)适应能力的提升能有效降低阿尔泰山地区冰川变化的脆弱性,以 2010年为分界,阿尔泰山冰川变化适应能力在前期依赖于区域经济和水资源状况的提升和改善,在后期适应能力的提升向社会公共收入与投资以及公共服务质量倾斜明显,各县市适应能力提升途径更加多元且均衡。
关键词:冰川变化;脆弱性;适应能力;中国阿尔泰山;障碍度模型
 
关键词
冰川变化;脆弱性;适应能力;中国阿尔泰山;障碍度模型
报告人
戴玉萍
硕士研究生 石河子大学

稿件作者
戴玉萍 石河子大学
王璞玉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李宏亮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余凤臣 石河子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