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盆地周边风尘加积型高山草甸土及其母质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与成壤指示意义
编号:30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6:57:13 浏览:84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S1-5]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1、专题1.10(19日下午,厦门国际会展酒店 1楼海丝会议室)

暂无文件

摘要
草甸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土壤类型,在维持该区域生态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认识草甸土的成土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草甸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共和盆地地处东亚夏季风和中纬度西风的交汇区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在盆地周边海拔超过3000 m的高山上广泛分布着发育在风成黄土母质上的高山草甸土,准确限定其母质堆积和土壤的发育年代是认识该地区草甸土成壤过程的关键。本研究对共和盆地周边山地三个草甸土剖面进行了钾长石和石英单片/单颗粒光释光测年,结合该区域已有的土壤年代数据及其与古气候记录的对比,探讨了草甸土和其母质的形成年代及气候背景,并对草甸土释光测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共和盆地,黄土,草甸土,光释光测年
报告人
陈晶晶
硕士研究生 浙江大学

稿件作者
陈晶晶 浙江大学
付晓 浙江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