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湖河网浊度源解析
编号:297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59:50 浏览:76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7]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S7-4]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专题7.8、专题7.21(19日上午,301)

暂无文件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水体浑浊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基于河网高频监测、遥感、水动力-悬浮物模型集成,提出了滨湖城区河网悬浮物-浊度源解析技术框架,量化了太湖流域湖州城区河网水体浑浊的各种来源与贡献。该框架特别考虑了湖水倒灌、行船效应和城市非点源等滨湖城市关键特征。结果表明:从形态上,湖州城区浊度主要是由悬浮无机物引起,悬浮无机物、藻类、其它有机物对浊度贡献分别为58%、2%、17%,胶体和有色溶解有机物等贡献占23%。从空间上,中心城区河流年悬浮物输入量21.0万吨,其中西苕溪和行船均占34%,太湖来水占31%,城区面源不足1%左。新冠疫情和春节假期期间,行船和苕溪河带来的悬浮物量大幅减少。入湖河口附近的水生植物恢复、限航改道和流域综合管理是缓解城区河网浑浊的三项有效措施。
 
关键词
浊度,源分析,湖滨河网,回流,航运
报告人
闫人华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稿件作者
高俊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闫人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