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中段2019-2022年空气孢粉组合特征 及影响因素
编号:291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46:18 浏览:84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对空气孢粉散播和沉积过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现代植被组成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因此,在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侧的民乐地区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①空气孢粉组合以草本类型为主,低值出现在4~6月(74.7%),高值出现在7月~次年3月(97.0%);灌木类型低值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0.68%),高值出现在4~6月(6.9%);乔木类型低值出现在7~10月(2.0%),高值出现在4~6月(18.4%)。②孢粉通量与各自花期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草本植物花期和高通量出现在7~10月,木本植物主要出现在4~6月,草本植物通量对总通量影响最大。③孢粉散播主要以短距离运输为主,主要来源于有气团经过且与观测点距离最近的植被区。④花粉通量高值期相对湿度和风速是影响花粉通量的最主要因素,花粉通量低值期气温和风速对花粉散播的影响较大。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解释河西走廊中部不同时间尺度的孢粉记录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提供重要的孢粉生态学方面的参考依据。
稿件作者
苗运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蓝小玉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