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地区三叠纪软骨鱼研究:系统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
编号:291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43:32 浏览:86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3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6]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S16-5]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专题16.2、专题16.6(20日上午,226)

暂无文件

摘要
软骨鱼是古生代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叠纪该类群的演化、多样性、群落生态和地理分布等研究内容对探讨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后生态系统重建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不过东特斯区软骨鱼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中国华南盆地相的作登鲨鱼群(斯密斯亚期-斯帕斯亚期)和台地相的兴义鲨鱼群(拉丁期-卡尼期)为研究对象,描述并识别了13个软骨鱼类群,包括似裂齿鲨类、真鲨类(弓鲛、新鲨和未知真鲨类)和似全头类,得出以下认识:1)在系统学上,其中部分类群同时具有裂齿鲨形的齿冠和真鲨型的齿根,在演化上第一次使裂齿鲨形鲨鱼与真鲨(新鲨)的牙齿发生了形态学上的联系;2)在古生态上,作登和兴义鲨鱼群都具有高物种多样性、广食性和小体型的特点,在生态系统中占据顶级或二级捕食者的生态位;3)在生物古地理上,早三叠世作登和日本、阿曼地区的鲨鱼具有很强的古地理亲缘性,辛梅利亚大陆边缘的浅海区域可能作为东西特提斯区域鲨鱼长距离迁移的路径。
 
关键词
软骨鱼,裂齿鲨形鲨鱼,真鲨类,系统学,古生态,生物古地理
报告人
李家春
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

稿件作者
李家春 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