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节肢动物Chuandianella ovata的动态发育
编号:289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37:22 浏览:87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6]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S16-4]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专题16.5、专题16.7、专题16.9(19日下午,B2鹭江厅VIP4)

暂无文件

摘要
身体分节以及具有独立形态和功能的体区是节肢动物自寒武纪首次出现以来持续繁盛的重要原因。目前,学术界对节肢动物体节发生的确切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对华南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1400 余枚Chuandianella ovata标本展开统计分析,揭示该动物具有三种表现型,即腹部体节数目从5至7变化。新数据表明C. ovata具有复杂的胚后发育过程,包括增节变态发育以及表变态发育,并还原其新生体节的三步形成过程,即末端体节延长、末节中部规划分节位置、新体节形成。在C. ovata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补偿生长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发育阶段达到目标个体大小,导致其腹部存在三种不同的表现型。这种复杂的动态胚后发育过程在寒武纪中的出现有助于理解寒武纪早期节肢动物的快速多样化。
 
关键词
寒武纪,Chuandianella,个体发育,三型现象,补偿生长
报告人
刘聪
博士后 西北大学

稿件作者
刘聪 西北大学
傅东静 西北大学
张兴亮 西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