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蒸发岩源锂及其温度依赖的同位素季节变化
编号:287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27:40 浏览:794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7:0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4min

所在会场:[S16]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S16-3]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专题16.3、专题16.1、专题16.4(19日下午,B2鹭江厅VIP3)

暂无文件

摘要
硅酸盐的化学风化改变岩石圈、水圈和大气的化学成分,通过调节地质时间尺度上的大气CO2浓度和营养盐供应维持地球的长期宜居性。但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有效的示踪硅酸盐风化的方法,尽管锂同位素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同位素。然而,进入河中的蒸发源锂正在动摇这种示踪剂的根源,这阻碍了锂同位素作为硅酸盐风化的有效示踪剂的进程。为了进一步明确河水中蒸发岩源锂的贡献,我们每周在黄河上游末端的头道拐水文站采集河水样本,以解决这一问题。结果表明,超过50%(高达100%)的锂实际上来自黄河上游流域内的蒸发盐溶解,那里分布着大量的盐湖和古老的海相地层。尽管如此,无论蒸发物来源如何,河流锂同位素的变化仍然显示出典型的温度依赖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在大河中较长的停留时间促进了锂同位素平衡分馏,从而造成了可以观测到的温度依赖性。因此,应仔细重新评估陆地对海洋的锂输入及其同位素变化。
关键词
锂同位素,温度依赖分馏,蒸发盐源锂,季节变化,黄河上游
报告人
苟龙飞
长安大学

任嘉园
硕士研究生 长安大学

稿件作者
苟龙飞 长安大学
任嘉园 长安大学
陈峥 长安大学
张文崎 长安大学
张飞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肖军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赵志琦 长安大学
金章东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