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西北部奥陶系古水系结构定量描述及其形成与演化模式
编号:283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18:21 浏览:82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塔河油田西北部中下奥陶统发育深切的地表水系结构,对水系两侧岩溶缝洞的发育影响显著。本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对古岩溶台面和古岩溶地表水系进行了识别。同时,对水系的平面和垂向形态学结构参数进行了量化表征,据此探讨了古岩溶地表水系的形成与演化模式,剖析了水系演化与古岩溶缝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自东向西发育三个岩溶台面和一个深切曲峡型地表流域结构,该流域的主干水系南北向汇流、分支水系东西向汇流,呈不对称分布。水系单河曲弯曲率均大于1.5,东西向与南北向河曲带弯曲率分别为2.42和1.78,具有典型的蛇曲特征。水系经历了自由曲流和深切曲流两个阶段,分别反映了水系的侧向侵蚀和垂向侵蚀作用过程。其中,水系的垂向侵蚀是逐步发生的,与3个岩溶台面的逐级抬升相适应。深切曲流是区域性的最低排泄基准面,控制了河流两侧大型岩溶暗河的发育。每个岩溶台面具备独立的水循环结构,岩溶台面的逐级抬升促进了水系的差异演化,进而控制了岩溶暗河的规模和类型的差异性。
关键词
古水系 自由曲流 深切曲流 缝洞型储层 中下奥陶统 塔河油田
稿件作者
王诺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李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蔡忠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