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古近系湖相生屑混积岩特征及优质储层成因
编号:282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18:19 浏览:80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33(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6]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S16-2]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专题16.3(19日上午,401)

暂无文件

摘要
渤海海域古近系广泛发育湖相生屑混积岩,是深层优质储层的重要类型。对生屑混积岩中的生物碎屑成分展开系统的古生物研究,鉴定出腹足类、介形类、枝管藻、龙介虫等多门类生物类型。结合古环境研究表明,高能环境腹足类易富集,相对低能环境介形类含量显著上升。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分析发现,生物碎屑对混积岩储层演化具有重要影响。生物碎屑体腔孔、壳体铸模孔、遮蔽孔、差异收缩缝直接提供了储集空间。此外,生屑对推动混积岩的白云岩化进程具有建设性作用,能有效改善储层。与生屑共存的微生物除了能形成微孔隙还能起到重要的骨架支撑作用,对深层超深层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生屑混积岩,古近系,储层
报告人
潘文静
博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稿件作者
潘文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杨海风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王清斌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黄晓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王聿铭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梁晓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