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风成黄土研究新展望
编号:28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5:55:53 浏览:81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S1-4]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7、专题1.6(19日上午,304)

暂无文件

摘要
中国黄土是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重要载体,除黄土高原外,中国其他地区还零星分布有风成黄土堆积。在长江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分布有川西、金沙江、巫山和下蜀黄土,探讨这些湿润区风成黄土的风尘来源、动力传输过程以及沉积后土壤化过程等可为研究长江流域东亚季风环流特点提供证据。虽然长江流域各地区黄土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不同地区黄土物源、物质传输过程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还不清楚。本研究在综述了川西、巫山、下蜀风成黄土的形成年代、物源等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长江流域黄土沉积年代差距较大,将目前已知的三地黄土最老底界川西(2.84Ma)、下蜀(0.9Ma)和巫山(100ka)与青藏运动B幕、昆黄运动、共和运动阶段性隆升行对比发现他们在时间上存在耦合性,由此推测我们推测长江流域黄土与第四纪青藏高原的隆升运动存在一定关系。本研究综述长江流域风成黄土研究进展,试图为长江流域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大气环流模式及其与周边地区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研究提供新的证据与思路。
 
关键词
长江流域黄土;古气候;青藏高原;年代;物源
报告人
冯柳柳
硕士研究生 重庆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冯柳柳 重庆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