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形”疑问钙质生物amsassiaceans的钙质绿藻类归属:来自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新属种的证据
编号:281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12:05 浏览:82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Amsassiaceans(阿姆塞士类)是一类仅存在于奥陶纪的“珊瑚形”钙质疑问生物,曾长期被认为是一种原始的床板珊瑚。近年来基本已排除了它与珊瑚、海绵等类群的亲缘关系,认为它可能是一种钙质藻类化石,其形态尺寸和分裂方式与现生绿藻类刚毛藻属Cladophora相似,但其具体的系统古生物分类位置还尚无定论。笔者之前在在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良里塔格组(凯迪阶)生物礁相中发现了一个新种Amsassia talimuensis sp. nov.,在其中发现了具有节状外观且分裂连续发生的特殊形式的单体,表明Amsassia可能也像Cladophora一样进行隔下外包处分裂以及顶端生长,为Amsassia的藻类学亲缘关系提供了新证据。笔者最近在塔里木盆地良里塔格组(凯迪阶)礁相及潟湖相中又发现了一种管体直径较小,且与之前报道过的Amsassia化石属一样,具有纵向分裂生长模式,内折叠的似横板结构的amsassiaceans化石。这类化石似横板结构在同一水平线上出现的更为密集(呈生长环带状),隔下分枝的特征更为明显,加上其与Amsassia单体直径范围差异较大,故将其建立为新属新种Paramsassia amoenum gen. et. sp. nov.,归入Amsassiaceae(阿姆塞士科)。Paramsassia amoenum表现出生长环带结构,胞间横隔结构,节下分枝与顶端生长现象与现生钙质绿藻中海生的管枝藻目和淡水中的刚毛藻目极为相似(有学者认为现生刚毛藻目可归入管枝藻目),表明amsassiaceans与管枝藻目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为amsassiaceans钙质绿藻类归属提供了更多关键的化石证据。钙化古管枝藻目化石记录多出现于晚泥盆世至晚石炭世的地层中,本研究的发现很可能将管枝藻目的化石记录的认识提前到了奥陶纪,对进一步揭示钙质绿藻在奥陶纪的起源和辐射样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amsassiaceans,钙质绿藻,管枝藻目,奥陶纪,塔里木盆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