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改则盆地陆相红层时代限定及轮藻化石古生态意义
编号:281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12:03 浏览:82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青藏高原中部是研究其生长模式、隆升历史及其对区域及全球气候效应的关键区域。我们研究了青藏高原中部改则盆地南部扪挡勒剖面康托组上段地层中的轮藻化石,包括Lychnothamnus jianglingensis和Chara wujinensis。结合碎屑锆石定年和轮藻、介形类生物地层,确定了扪挡勒剖面康托组的时代为中-晚始新世。根据沉积学分析,该轮藻植物群生活在低能条件下的浅湖环境中。轮藻植物群的古生物地理学分析表明,Lychnothamnus jianglingensis在中、晚始新世广泛分布于中国改则盆地、伦坡拉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江汉盆地、苏北盆地以及渤海湾盆地,至渐新世仅发现于苏北盆地和渤海湾盆地。L. jianglingensis 和 C. wujinensis在渐新世从青藏高原中部消失,可能与高原中央谷地的快速抬升相关。
关键词
轮藻,青藏高原,地层学,古生态学,生物古地理学
稿件作者
邢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李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