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古代海洋记录的钡同位素特征
编号:277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9:50:32 浏览:82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0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6]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S16-3]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专题16.3、专题16.1、专题16.4(19日下午,B2鹭江厅VIP3)

暂无文件

摘要
中元古代是多细胞真核生物起源的关键时期,且最新研究指示了多种地质、环境的波动演化特征。海洋生物生产力是影响地表环境的关键推手。但前人对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缺乏细致的限定。本研究分析了华北克拉通燕辽盆地高于庄组碳酸盐岩的Ba同位素(δ138Ba)、碳同位素(δ13Ccarb)和Ce异常等地球化学指标,发现虽然氧化还原及生产力存在一定的波动变化,但δ138Ba数据并没有明显的分馏。在排除了碎屑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后,本研究获得了中元古代海洋Ba同位素组成特征。进一步结合其他地球化学指标,我们认为,低氧、低硫酸盐的中元古代海洋特征会抑制钡离子的有效沉淀,无法大规模形成生物重晶石,从而使得钡同位素对生产力的指示不敏感。
关键词
中元古代;高于庄组;钡同位素
报告人
李杏
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稿件作者
李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