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Ba-O-S同位素示踪盖帽碳酸盐岩中的重晶石成因
编号:277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9:50:30 浏览:82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1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6]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S16-3]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专题16.3、专题16.1、专题16.4(19日下午,B2鹭江厅VIP3)

暂无文件

摘要
Marinoan冰期的结束以全球范围的盖帽碳酸盐岩和世界上几个地区发现的非质量相关17O亏损重晶石为标志。了解重晶石的形成机制对于解释冰川消退期间大气和海洋环境的剧烈转变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重晶石成因模式仍存在争议。我们分析了华南三个剖面盖帽碳酸盐岩中重晶石的Δ17O,δ34S和δ138Ba,发现重晶石与现代海洋重晶石具有相似的δ138Ba值,指示了深部海洋Ba来源。重晶石δ138Ba与Δ17O和δ34S均具有正相关关系,指示了Ba和S同源的特征。我们推测,在Marinoan冰期结束后,富Ba2+和H2S的深部水体上涌,与表层冰川融水混合,H2S被携带大气17O亏损信号的O2氧化成硫酸根,并即时与Ba2+反应形成17O亏损的重晶石。这一模型为埃迪卡拉早期低硫酸根海洋中形成全球性重晶石沉积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Marinoan冰期; 重晶石; 硫酸根来源
报告人
陈婷婷
博士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稿件作者
陈婷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卫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黄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