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Li同位素对F-F生物灭绝事件的制约
编号:277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9:50:29 浏览:77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6]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S16-3]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专题16.3、专题16.1、专题16.4(19日下午,B2鹭江厅VIP3)

暂无文件

摘要
为限定泥盆纪晚期(约372 Ma)F-F生物灭绝事件的驱动因素,本文对华南两个海相碳酸盐岩剖面(杨堤和垌村)进行了Li-C-Sr同位素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剖面碳酸盐在F-F事件期间都出现了明显的Li-C同位素的正漂移,而牙形石的87Sr/86Sr比值变化不大。通过详细的成岩作用评价,本文最终确定海水δ7Li值在F-F事件发生前存在约2‰的正漂移。定量模拟显示,海水δ7Li值的变化是大陆风化在短时间内转向更不一致风化导致的,而这种转变最终的驱动因素是全球气候的快速变冷。全球变冷弱化了海水分层,促进了海水对流,增强了初级生产力,这与广泛形成的Kellwasser黑色页岩以及无机C同位素的正漂移相耦合。全球快速变冷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最终导致了生物灭绝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碳酸盐岩,Li同位素,F-F生物灭绝
报告人
王洋洋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稿件作者
王洋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肖益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