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冷泉系统中未被充分研究的细菌—Candidatus Effluviacota—的基因组特征
编号:276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8:23:29 浏览:81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海底冷泉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包含未被探索的生理和系统进化多样性。本研究对来自南海、印度洋、苏格兰盆地、墨西哥湾的冷泉沉积物以及加利福尼亚湾瓜伊马斯盆地的深海热液沉积物中重建的30个细菌代谢组装基因组(MAGs)进行了分析。对这些MAGs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它们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门水平的细菌分支,我们因其在偏好分布于不同沉积物渗漏区中而提议将其命名为新菌门Candidatus Effluviviacota。通过对Candidatus Effluviviacota门栖息地的重建,发现其广泛分布于不同的冷泉生态系统、热液生态系统、其他海洋环境、淡水环境等,但是对冷泉生态系统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基于宏基因组代谢的分析表明,Candidatus Effluviviacota属于化能异养菌,拥有恩德布-迈耶霍夫-帕纳斯(Embden-Meyerhof-Parnas; EMP)糖酵解途径,能够通过发酵有机底物获得能量。此外,它们显示出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木聚糖和各种肽的潜力。胞外厌氧呼吸可能依赖于金属作为电子受体,电子传递主要由多血红素细胞色素和一种基于黄素的胞外电子传递(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EET)机制介导。EET电子传递过程之前主要被发现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中,但现在在Candidatus Effluviviacota中也被发现。我们检测到与细菌微室(bacterial microcompartments; BMC)相关的基因存在于Candidatus Effluviviacota中,这些微室可以促进特定的代谢过程并保护胞质免受有毒中间体的影响。此外,我们基于高质量的MAGs获取的栖息地,提出了两个新的属水平的分类,分别命名为Candidatus Effluvivivax和Candidatus Effluvibates。Candidatus Effluvivivax和Candidatus Effluvibates之间的代谢差异可能有助于它们形成各自的栖息地分布特征。
关键词
冷泉,全球分布,细菌,Candidatus Effluviacota
稿件作者
宿蕾
同济大学
MarshallIan
奥胡斯大学
TeskeAndrea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Chapel Hill
姚会强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李江涛
同济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