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对海-陆雷暴闪电的影响机制差异研究
编号:275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8:20:17 浏览:85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当前研究发现,即使在热动力一致的情况下,海-陆雷暴闪电发生频率依然存在量级差异,但一致难以解释。对流云作为强降水、雷暴闪电等极端天气的直接原因,在地-气水循环、能量循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通过联合静止气象卫星、全球闪电定位网等观测,发展基于多尺度时-空相位关联的实时追踪方法,实现对流云演变全生命过程动态特征获取,进一步解析气溶胶-对流云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极端天气影响。
结果发现,细气溶胶(如硫酸盐)和粗海盐对云特性、降水以及闪电,存在强度相当、但方向相反的影响。细气溶胶通过促进多而小的云滴粒子生成,从而抑制暖雨降水、促进云滴抬升,产生更多潜热释放、更强对流活动,最终导致更多的强降水、闪电发生。然而,海洋上空丰富的粗海盐气溶胶通过促进大云滴粒子形成,增强云滴碰并效率,从而促使暖雨降水形成和发展。这一机制导致对流云中含水量在强雷暴形成之前被消耗,进而限制强对流雷暴的发展,最终导致雷暴闪电发生概率减少达90%。上述发现,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相同热力学和人为污染情况下,海洋上空雷暴发生频率远低于陆地这一谜团。上述过程如果被纳入气候模式,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参数化气溶胶对云、降水和辐射强迫的影响。
稿件作者
潘增新
武汉大学
刘帆
武汉大学
尹建华
武汉大学
毛飞跃
武汉大学
臧琳
武汉大学
RosenfeldDaniel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