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污染对微型浮游生物群落和二甲基硫化物产生和释放的影响
编号:268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5:45:23 浏览:82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6: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S6-2]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专题6.15、专题6.16、专题6.6(18日下午,203)

暂无文件

摘要
      二甲基硫(DMS)是海水中非常重要的挥发性硫化物,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海海域是大气中DMS的重要释放源,影响区域及全球的大气硫收支平衡。近年来,人类活动产生的微塑料等污染物已引起近海环境的剧烈变动,改变了近海生物赖以生存的物理场和化学场,影响海洋生物的时空分布,造成生物的种间竞争、群落结构等发生变化,进而使近海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在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后,近海DMS的海–气交换通量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造成影响。因此探寻微塑料污染下微型生物多样性和群落演变规律对了解微型生物群落如何应对环境变化及其对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机制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基于甲板微宇宙实验开展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微塑料污染胁迫下,微型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DMS释放量在微塑料污染胁迫下显著降低;3)环境因素和微真核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是减少DMS释放的重要驱动因素;4)微塑料污染直接破坏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的去甲基化和裂解途径。该工作将为阐明微塑料污染影响下微型生物群落的响应机制及其如何影响DMS循环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从特殊的现象找出新的规律、识别重要的过程,对定量建立海洋中DMS与区域和全球气候之间的反馈效应及其重要。
 
关键词
二甲基硫化物,微型生物群落,微塑料,微宇宙实验
报告人
刘倩
博士后 山东大学

稿件作者
刘倩 山东大学
杨桂朋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