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海浮游植物水华特征及碳输出效率评估
编号:266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5:38:05 浏览:83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基于罗斯海高分辨率海洋-海冰-低营养级生态系统模型(ROSE),研究了罗斯海四个典型特征区域(冰架前缘冰间湖RISP,西部的A2C,伊思琳浅滩IB,东部的ESLP)的浮游植物水华演变特征和垂向碳输出效率。各区域均存在南极棕囊藻向硅藻的季节性演替。浮游植物水华在起止时间上存在空间差异,冰情及其调控下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在A2C区域以外的上100m水层,净初级生产在夏季达到最大值,POC浓度从11月初开始上升,其中大部分垂向输出至更深水域。这种输出滞后初始棕囊藻水华。A2C区域的上100m水层发生较强硅藻水华,净初级生产存在两个峰值。除生物作用产生POC外,A2C接受了显著的外源POC水平输入。整个生长季节,罗斯海各子区POC输出效率均大于45%。
稿件作者
朱龙兴
天津大学
罗晓凡
天津大学
赵伟
天津大学
张永莉
天津大学
魏皓
天津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