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气候数据同化研制全新世北半球温度格网化数据集
编号:26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4:30:58 浏览:1198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S1-3]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16、专题1.4(19日上午,302)

暂无文件

摘要
本研究基于古气候数据同化方法,通过同化2421条基于孢粉资料重建的全新世北半球温度记录,重建了北半球12-0 ka BP、时间分辨率100年、空间分辨率1°的时空连续的年均温度场。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同化结果和基于孢粉重建的温度序列在时间变化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median = 0.29; Q1 = 0.00; Q3 = 0.61);和Temperature 12k database v1.0数据集(Kaufman et al., 2020)中的42条非孢粉资料(如:冰芯、石笋)重建的温度序列或原始代用指标序列之间同样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相关系数median = 0.28; Q1 = -0.02; Q3 =0.53)。此外,和过去千年气候再分析工程(LMR, Tardif et al., 2019)的温度场进行时空验证的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在时空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此外,北半球温度序列也完全再现了全新世期间的YD事件、8.2ka事件、4.2ka事件、新冰期和小冰期等几次典型冷事件。上述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同化结果具有相当高的可信性。对同化结果的初步分析表明:高、中、低纬度的年均温度序列均表明全新世大暖期的存在,其时间范围大约在9-4 ka BP;高纬度地区温度变率明显大于中低纬度地区,这种情况和器测时期所观测到的结果一致;全新世北半球温度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尽管从全新世北半球温度的时间序列来看,中全新世的温度要高于早、晚全新世温度,但是中全新世温度高于早、晚全新世温度在整个北半球并不具有空间上的一致性。导致全新世北半球温度变化不具有时空一致性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影响因素对全新世北半球温度变化的贡献具有复杂的时空异质性,由此导致了全新世年均温度变化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空间变化格局。
关键词
古气候数据同化;全新世;北半球;格网化温度
报告人
方苗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稿件作者
方苗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