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高密度城市“人-地”热环境时空特征与更新策略研究
编号:259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5:13:28 浏览:83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6:3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7]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S7-9]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专题7.14、专题7.2(19日下午,305)

暂无文件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本地热岛效应的叠加影响下,亚热带高密度城市面临持续加剧的夏季高温风险。本研究选取广州市文德路街区为例,综合运用局地气候测量、人群活动观测与问卷调查方法,研究热浪条件下“人-地”热环境时空特征,探讨应对高温问题的更新策略与实施路径。结果显示,热浪天气下文德路午间时段(13-15时)最高气温接近40℃,温差超过6℃,早晚时段(7-9时,18-20时)气温普遍为30℃以上。户外活动群体以老年人居多,晚间时段人群活动强度较日间高。针对宅旁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沿江空间四类空间的调查显示,宅旁空间热舒适最低,是更新改造的重点空间类型,调查者期望通过降温、通风、遮阳等措施改善街区的热环境状况。
 
关键词
高温热浪;人群活动;热环境;热暴露;
报告人
郑颖生
副教授 广州大学

稿件作者
郑颖生 广州大学
李文婕 广州大学
方灿 广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