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西太平洋中深层季节内变异
编号:256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5:05:12 浏览:76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9: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S6-9]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专题6.1、专题6.12(20日上午,403)

暂无文件

摘要
基于潜标的现场观测,在热带西太平洋不同地点研究发现2000-6000米中深层环流季节内变异呈现不同的特征规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动力过程。在雅浦-马里亚纳海沟连接区,中深层季节内变异能量强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强,由地形罗斯贝波导致,能量来源为上中层涡旋或平均流的正斜压不稳定过程。在南菲律宾海盆中部,中深层季节内变异能量强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由中深层中尺度涡旋导致,为表层或次表层涡旋通过压力做功等产生。在赤道外区域,季节内能量在中层存在独立于表层的大值区,由向东向下传播的罗斯贝短波导致,将西北侧上层海洋能量传递至深层。在赤道上,中深层季节内能量大值区垂直尺度小,由向东向下传播的Yanai波(混合罗斯贝-重力波)导致。
 
关键词
大洋中深层,季节内变异,热带西太平洋
报告人
汪嘉宁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稿件作者
汪嘉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