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晶岩铌铁矿对岩浆-热液过程的指示及找矿意义:以青藏高原北部古元古代沙柳泉伟晶岩矿床为例
编号:252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4-04-20 20:32:28
浏览:89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全球存在大量的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但是在中国,尤其是青藏高原,很少有前寒武纪伟晶岩矿床的报道。位于全集地块的沙柳泉伟晶岩是青藏高原北部罕见的伟晶岩型铌钽矿床。三个伟晶岩样品中的铌钽铁矿(CGMs)的加权平均U-Pb年龄分别为1844.2 ± 8.1 Ma、1831.2 ± 12.2 Ma和1848.0 ± 18.7 Ma。沙柳泉伟晶岩是青藏高原首次报道的古元古代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两个伟晶岩样品中的白云母 40Ar/39Ar 坪年龄(1094-1518 Ma)证明了其形成后在1.5 Ga到1.1 Ga期间经历了热事件。
根据结构和化学成分,我们将CGMs分为四类:CGMsI、CGMsⅡ、CGMsⅢa和CGMsⅢb。CGMsI、CGMsⅡ和CGMsⅢ分别是早期岩浆、晚期岩浆和热液阶段的产物。我们认为伟晶岩演化后期的热液过程对Ta的富集和成矿起了重要作用,这可以从CGMs和锆石的结构和成分得到证明。沙柳泉伟晶岩的形成是对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的响应。全集地块具有古老成熟的基底和厚的大陆地壳,沙柳泉伟晶岩矿床的发现表明全集地块具有寻找古元古代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
铌钽铁矿;古元古代伟晶岩;岩浆-热液过程;沙柳泉矿床;青藏高原北部
稿件作者
丰效坤
合肥工业大学
王志强
合肥工业大学
袁峰
合肥工业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