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雷达影像大地测量的普若岗日冰原冰川流速监测
编号:249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3:31:12 浏览:91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冰川运动对研究全球气候变暖、监测淡水资源变化、预警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2023年度报告,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再次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从1993-2002年到2013-2022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翻了一番。欧洲航天局也发布报告指出近年来冰川的质量损失高于平均水平。冰川的表面流速是冰川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做好冰川流速监测工作能对冰冻圈的学术研究增加新的认识,为冰冻圈的其他研究如冰川动力学研究、冰川数值模拟等提供观测和数据支持。
位于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的普若岗日冰原(PIF),是世界上中低纬度最大的冰川群,是地球上南北两极地区以外最大的冰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极点。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近二三十年该冰原处于严重退缩状态,年退缩量已达1至2米。目前针对该冰原已经有多篇研究,有的研究根据光学卫星影像,提取了冰川逐年面积变化;有的研究根据差分DEM求解了冰原物质平衡;有的通过布设GPS台站求解了冰原表面流速和冰应变率。然而,能够刻画出该冰原的表面流动速率场的研究还很少见,这导致我们对该冰原的年际速率变化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
本文旨在联合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和像素偏移追踪方法 (pixel offset tracking, POT)方法,监测长时间序列PIF运动的地表形变。在夏季形变速率较大时,使用POT方法监测;在冬季形变速率较小时,使用DInSAR方法监测;然后两者结合,提供PIF完整的年际速率变化。此外,本文还将使用MSBAS方法和PO-SBAS方法,进行冰川运动的时间序列反演,提供完整的PIF的二维变形时间序列。最后在此基础上,与已有的其他研究结果开展全面细致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
雷达影像大地测量学,冰川流速监测,InSAR,像素偏移追踪
稿件作者
温美玲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王腾
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