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云水中微塑料的鉴定、来源和潜在环境影响
编号:246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3:14:17 浏览:80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3: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2] 主题2、地球化学 [S2-3] 主题2、地球化学 专题2.8、专题2.4(19日下午,4F观海厅1)

暂无文件

摘要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污染物,已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气是微塑料长距离传输的重要通道之一,无论城市到极地、沿海到远洋、还是地表到高空大气环境,均已发现微塑料的广泛存在。目前极少有研究关注大气中的微塑料能否进入云中,而云过程对大气微塑料的影响尚不可知。
本研究利用体视显微镜、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及能谱首次检测了泰山云水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形状、尺寸、颜色和材质;分析了气象因素、气流高度、潜在来源区域等因素的影响,鉴定了微塑料表面的老化特征和元素组成;利用实验室模拟证实了云过程可更大程度促进微塑料的光老化,而云过程老化的微塑料对有毒金属(如铅、汞等)的吸附作用明显更强。
本结果初步展示了微塑料的大气循环和归趋的中间环节,为未来深入理解微塑料与云的相互作用、探究其对大气汞的循环和云的形成影响提供了重要观测基础。

 
关键词
微塑料;云;重金属;老化吸附
报告人
李涛
博士后 山东大学

稿件作者
李涛 山东大学
王艳 山东大学
徐鑫淼 山东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