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土石山区林地坡面土壤基质和优先流路径中磷组分分布及运移特征
编号:237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2:13:05 浏览:79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9:3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2] 主题2、地球化学 [S2-6] 主题2、地球化学 专题2.7(20日上午,220)

暂无文件

摘要
      土壤磷流失包括地表径流流失和土体内的流失两种方式,土体内的流失又包括基质流和优先流两种方式。本研究选定华北土石山区林地坡面坡上、坡中、坡下三个点位进行染色实验,并对基质流和优先流区域的土壤进行样品采集,采用Hedley土壤磷连续浸的方法测定土壤基质流和优先流的磷组分分布及运移特征。结果显示,坡面土壤磷含量以无机磷为主,占总磷的59%~69%,有机磷含量占总磷的31~41%。坡位土壤总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变化趋势表现为从坡顶到坡底逐渐增加,下坡位相对于其他坡位成为磷流失的一个“汇”。三个坡位不同土层的总磷和无机磷变化趋势一致,总磷和无机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匀质流区(0~100 mm)总磷含量最高,呈表聚性特征。有机磷的百分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基质土壤中磷组分以稳态磷为主,约占总磷含量的45%~59%;优先流路径中磷组分以中等活性磷为主,约占土壤总磷含量的41 %~65 %。优先流对无机磷的贡献率范围为-29.32 %~57.24 %,对有机磷的贡献率为正值,介于10.6 %~82.17 %之间,说明优先流路径中有机磷的含量高于基质土壤中有机磷的含量;优先流对总磷含量的贡献率范围为-14.1%~44.85%。在优先流发育过程中,优先流路径出现于有机磷含量高的位置,且坡下位置可能为磷流失的关键位置。
关键词
坡面;土层;优先流;基质流;磷组分
报告人
杜伊
讲师 防灾科技学院

稿件作者
杜伊 防灾科技学院
王晓燕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