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30年青藏高原典型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性协同对比—基于冰川水资源服务视角
编号:230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5-11 17:23:19 浏览:691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3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7] 主题17、冰冻圈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以长江源流域(YRSB)和疏勒河流域(SRB)为典型案例,利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6.4.2中的用水紧张程度对两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并量化了冰川径流对用水紧张程度的调节作用。从 2000 年到 2030 年,YRS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总用水量仅约为 0.18×108 m3,而SR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总用水量约为 10×108 m3,是YRSB的 50 倍。由于上述原因,SRB的用水紧张程度远高于YRSB,导致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很低。作为自然资产,冰川以径流方式流向下游,因此应考虑在流域范围内进行补偿。在流域内,需要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流域间尺度上,需要完善冰川水资源补偿机制。
关键词
冰川水资源,需水量,用水紧张程度,可持续发展
报告人
孙振亓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稿件作者
孙振亓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王世金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