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阿尔泰造山带稀有金属矿床 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
编号:224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1:02:00 浏览:82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1:31(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5]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S15-4]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专题15.5、专题15.7、专题15.8(20日上午,201)

暂无文件

摘要
稀有金属主要包括Li、Be、Rb、Cs、Nb、Ta、Zr、Hf、W、Sn等,在自然界中一般含量较少且分布不均(王汝成等,2021;翟明国,等2019),近年来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地处中亚成矿域的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铀、铬、铜、金、铅锌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高永伟等,2022)。作为国内最具稀有金属找矿和开发潜力的地区,哈萨克斯坦阿尔泰造山带的稀有金属矿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申萍等,2023)。
卡尔巴-纳雷姆稀有金属成矿带位于哈萨克斯坦大阿尔泰地区。大阿尔泰地区以多条北西展布的断裂为界,自北东向南西可划分为山区阿尔泰、矿山阿尔泰、卡尔巴-纳雷姆、西卡尔巴、扎马尔-萨乌尔。大阿尔泰地区地质演化历史复杂,发育大规模的多金属成矿作用,形成了4条北西展布的成矿带:①矿山阿尔泰贱金属带(Fe、Mn、Cu、Pb、Zn、Au);②卡尔巴-纳雷姆稀有金属成矿带(Ta、Nb、Be、Li、Cs、Sn、W);③ 西卡尔巴金成矿带(Au、Ag);④扎尔玛-萨乌尔贱金属、贵金属和稀土成矿带 (Cr、Ni、Cu、Co、Au、Mo、W、Ti、REE),产出有一系列大型铜、铅、锌、金等矿床。
卡尔巴-纳雷姆稀有金属成矿带已经发现300多个矿床和矿点。主要成矿类型包括含有稀有金属的伟晶岩型矿床、钠长岩-云英岩型Sn-Ta矿床、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Sn-W矿床以及块状硫化物型铜-磁黄铁矿矿床。带内稀有金属成矿与早二叠世的卡尔巴岩体有关,目前已经圈出270条伟晶岩脉,其中31条含有矿化,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带内的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大型花岗岩侵入体的顶部以及区域W-E和N-S断裂的交汇处。深部岩浆房流体携带稀有金属成矿物质通过深大断裂向浅部运移,并最终在岩体顶部和断裂交汇处就位是卡尔巴-纳雷姆稀有金属成矿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稀有金属, 阿尔泰造山带,哈萨克斯坦
报告人
高永伟
高级工程师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稿件作者
高永伟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