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同位素研究进展及其在岩浆硫化物矿床中的应用
编号:223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0:51:22 浏览:83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0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5]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S15-4]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专题15.5、专题15.7、专题15.8(20日上午,201)

暂无文件

摘要
汞是一种高挥发性的重金属元素,具有多相态和多价态。自然界中,汞能够发生质量相关分馏(MDF)和非质量相关分馏(MIF)。几乎所有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都能产生Hg-MDF;而Hg-MIF主要由光化学反应产生(Blum et al., 2014)。地表环境中Hg(Ⅱ)的光还原导致大气-陆地-海洋系统中显著且不同的Hg-MIF;成岩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和热液作用不会改变表生原始Hg-MIF信号,有利于汞同位素对岩石和矿床成因进行示踪(Yin et al., 2024)。研究表明,汞同位素在示踪矿床源区交代作用、流体来源及成矿元素来源等具有强大的作用。Gao et al., (2022)发现金川矿床显著的Hg-MIF指示大量的地壳混染有利于成矿,表明汞同位素在岩浆矿床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研究的缺乏,其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汞同位素、非质量相关分馏、岩浆硫化物矿床
报告人
高令健
博士研究生 吉林大学

稿件作者
高令健 吉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