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MESO模式对“21.7”河南特大暴雨的预报评估与误差分析
编号:221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0:19:45 浏览:82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7:4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S12-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专题12.3(18日下午,224)

暂无文件

摘要
为分析CMA-MESO 模式对2021年7月19-21日河南特大暴雨的预报性能,除了常规观测资料,还利用雷达和卫星非常规观测资料对模拟回波和云产品开展传统和新型空间检验,以揭示对流风暴和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基于卫星红外通道)的模式预报偏差细节,并从降水形成的水汽、动力、触发和维持机制等角度分析模式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模式能较好预报雨带形态、弱回波持续时间以及主要降水发生前期和后期MCS的面积和强度演变趋势。(2)模式偏差主要体现在低估了降水强度且未报出郑州站极端小时降水,错报主雨带小时降水演变、严重低估了对流风暴和强对流风暴的持续时间、未能报出午后MCS面积陡增的变化趋势且MCS位置预报偏西偏北。(3)模式降水偏差的原因主要在于水汽的模拟,模式水汽垂直分布不合理,对台风烟花和“查帕卡”的水汽输送均偏弱,而水汽输送不足的根源是低空急流偏弱和超低空急流脉动不足。另外,模式未能在郑州站附近预报出稳定少动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加之大气层结不稳定度不足和对流不稳定能量偏低,使得对流发展不够旺盛,最终导致降水预报不足。
关键词
极端暴雨;模式评估;误差分析
报告人
万子为
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稿件作者
万子为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孙思远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赵滨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陈起英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