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作用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黄土CO2排放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编号:22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5-11 22:57:14
浏览:89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黄土微生物活性及功能对冻融作用的即时响应和恢复速率,可能会对土壤CO2排放产生影响。本研究选取果园、农田和草地表层(0—20 cm)土壤,设置–10℃~10℃冻融幅度的模拟实验,监测冻融前后及培养15天后土壤CO2排放特征。结果表明:1)冻融显著促进草地和农田土壤CO2排放速率,降低纤维素酶活性及微生物功能基因(fungcbhlR和GH31)绝对丰度。冻融后草地和农田土壤CO2排放速率,分别增幅69%、67%,果园仅增加6%。2)培养后,土壤酶活性和fungcbhlR丰度均有所增加,但草地土壤GH31丰度和酶活性仍较冻融前低,土壤恢复程度整体表现为农田>果园>草地。研究中以农田土壤对冻融作用的响应和恢复效率最高,为深入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冻融期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功能提供新依据。
关键词
土壤冻融,土地利用方式,CO2 emissions,微生物活性
稿件作者
马慧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栗现文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胡亚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