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交通型通风路径挖掘的城市街道自然通风潜力评估方法
编号:219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0:16:21 浏览:77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5: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7]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S7-3]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专题7.3(18日下午,305)

暂无文件

摘要
通风廊道是提升城市空气渗透能力、缓解城市热岛和空气污染、以及提升人体舒适度的有效措施,对改善城市局地气候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城市形态学原理,结合街道形态与空气流动的作用关系,构建一种针对街道自然通风潜力的城市尺度精细评估方法,并以武汉市为例开展实证。结果表明:基于街道走向一致性和空间开敞性的通风评估模型可以有效刻画城市尺度街道自然通风潜力空间分布;武汉市街道一致性和开敞性均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而其自然通风潜力整体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升高、随道路等级升高而逐渐上升态势;城市通风规划应在以铁路、快速路以及主干路等为主要空间载体基础上,深入挖掘次干路和支路的通风路径,进一步完善城市通风廊道体系。
 
关键词
通风廊道体系,城市道路,空间开敞性,通风潜力评估,城市尺度
报告人
刘稳
助理研究员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粤港澳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

稿件作者
黄正东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粤港澳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
刘稳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粤港澳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