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雅鲁藏布江流域冻融循环的时空变化研究
编号:21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09:51:19 浏览:94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5:3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2]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10、专题11.11、专题11.15、专题11.16(18日下午,212)

暂无文件

摘要
气候变化背景下雅鲁藏布江流域冻融循环的时空变化研究
陈锦环1,刘旭平2,董一帆3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云南省水土流失防治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500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青藏高原的冻融侵蚀严重区域。在现有研究中,关于气候变化对其冻融循环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仍不清楚。因此,提高对气候变化下雅鲁藏布江流域冻融作用的变化的认识,对预防土壤侵蚀及侵蚀灾害防控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利用 1981-2020 年 GLDAS数据,计算冻融循环天数,分析气候变化下冻融循环的时空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该流域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冻融循环天数呈下降趋势,气温和冻融循环天数的波动变化并不完全一致。(2)海拔梯度下:3500m 以下,短时冻融循环区域和高频循环区域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性;3500-5000m,冻融循环区域稳定性较好,但高频循环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整体趋势;5000m 以上冻融循环面积无明显变化,但高频循环区域波动显著。
 
基金项目: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 (批准号: 2019QZKK0307)
第一作者简介:陈锦环(200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水土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E-mail:cjh19877638512@yeah.net
*通信作者简介:董一帆*(1983-),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沟蚀分布、发育机制及机理研究. E-mail:yifan@ynu.edu.cn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流域,GLDAS,冻融循环天数,气候变化
报告人
陈锦环
硕士研究生 云南大学

稿件作者
陈锦环 云南大学
董一帆 云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